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 > 调研报告 > 内容页

2024年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实用8篇)

2024年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篇1

第一部分、阜新市概况

  阜新1940年建市,市名源于“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之意。东临省会,距沈阳直线距离147.5公里;南靠渤海辽东湾,与大连港南北相望;西与锦州港、京津地区襟衣相连,是环渤海经济区的组成部分之一。全市总面积1035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面积674.0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3平方公里。下辖两县五区,即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县和海州区、细河区、太平区、新邱区、清河门区。此外,还有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市总人口193万,其中城市人口78万。全市有30个少数民族,共30.5万人,占总人口的15.8%,其中蒙古族人口22万,占总人口的11%。

  阜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境内的查海古人类遗址,距今已有7600年以上的历史,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因此将阜新誉为“玉龙故乡,文明发端”。在辽代,阜新是契丹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近年来发现了多处辽代契丹贵族的墓葬。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懿州古城,是武当宗师张三丰的出生地。在清朝,阜新是藏传佛教的东方传播中心,境内的瑞应寺现有国务院册封的七世活佛,海棠山上至今还保留着267尊藏传佛教摩崖造像。阜新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至今已有100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

  近几年阜新的房产市场呈现上升趋势,而且有稳步上涨的势头,所以,阜新市近几年的房子建造业发展迅速。

第二部分、阜新市房地产市场特征

  一、阜新市房产整体发展概况

  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本市的房产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②房产开发起步较晚,开发规模及价格正处于逐步攀升阶段,房产开发商品化程度偏低;③房地产市场还缺乏规范的市场化运作的体制及环境,规模化的市场初步形成;④整体的营销手段、传播媒体对项目的包装力度不够,但营销水平并不落后;二级市场表现稍活跃,其价位与商品房市场步调接近。

  二、住宅地产发展现状分析

  从整个阜新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看,住宅商品房的开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原有商品房供应量不多,后续开发量正逐步增加;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实力的开发商较多;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强,发展商在整体规划、建筑设计、物业管理上的意识逐渐加强,户型设计、环境绿化等方面有值得借鉴之处。依据调查显示,目前阜新市房产品质逐步提升,具有代表性的有:海鑫国际、祥宇一品、金地花园、银通国际等。下面就这些楼盘进行具体分析,以便掌握阜新市未来的市场发展情况,为本案的开发与营销提供参考资料。

  1、代表性楼盘概况

  规模普遍较小,建筑风格单一,以传统多层建筑为主,小高层为辅;小高层呈现与多层共存的市场现状,小高层市场有待于在今后的市场中逐渐培育,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产品立面外观多数以外墙涂料处理,品质感稍显不足;开发户型主要以二房、三房为主,四房占很少一部分,顶层复式产品稀缺。大多数建筑面积在80——135平米之间。

  2、代表楼盘对比

  根据上述目前房地产市场在预售项目的供给量特征,本次调研特别针对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房产项目展开分析,有针对性的发掘这些项目与本项目的相通之处、借鉴市场运作的经验,为本项目的规范化市场运作奠定基础。

  ⑴海鑫国际

  ——项目定位:阜新人上层生活的坐标。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14.85万平方米,由多层和小高层组成,分三期开发建设,共开发建设47幢楼,一期15幢,20xx年8月30日竣工,现已全部入住,二期工程20xx年8月30日竣工4幢,二期现有16幢即将竣工,三期即将开工。

  ——建筑特色:简洁、现代的建筑风格。

  ——工程进度:09年4月份而起进入市场以来,截至目前接近三年时间,目前工程进度接近完工。

  ——销售情况:房屋接近售完,还有部分小户型以及大户型待售。

  ——价位情况:均价2500元左右,10楼参考价位3200元/㎡,最低、最高价在2300—3500元浮动。

  ——主力总价:以125㎡主力三房为例,市场总价为:35万左右。

  ——商业分析:临街商铺10000元/㎡,最小的商铺面积为33㎡,总价为33万,与住宅类主力户型的主力总价接近。

  ——项目配套:超市分布周边,餐饮、娱乐、银行、医院等配套设施均可以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消费,配套完善。

  ⑵金地花园

  ——项目定位:户型结构优势明显,地理位置好。

  ——项目规模:建筑面积160000平方米,占地面积119350平方米。

  ——销售情况:现已售完,二期建设完毕,已销售65%,三期已规划完毕,正在建设之中。

  ——价位情况:起价:2650元/平方米,最高价:3800元/平方米,均价3200元/平方米。

  ——主力户型:二房68平方米-102平方米,三房105平方米-130平方米。

  ——其他资料:金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建造和规划,容积率为1.34,绿化率为40%,一期总户数为1928户,采取地热。

  ——项目配套:周边有小型菜市场、游泳馆、公园,超市以及饭店围绕小区分布,2路、2环、12路、13路都在小区门口经过。

第三部分、区域市场总体分析

  一、该项目所在区域概况

  小区位于位于人民街以东,东风路以北,工业街以西的34.8万平方米的祥宇·一品,在摘地之初就惹来各方的关注,如今,一期27幢15万平方米已经售罄。阜新首席德式风情建筑呈现在我们面前——砖红色、灰色、黄色相间,高低错落,蓝色坡屋顶彰显出艺术的流畅与美感,简约、美观、庄重、大气,品质感优越;线条、色调、建筑,都表现出了简约、硬朗、庄重的气质,它对人的活动空间非常注重,无论是建筑物的外部,还是建筑物的内部,都通过有层次的空间营造来满足人的需要。

  二、地块分析

  阜新祥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20xx年7月经阜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的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三级资质的建筑公司。公司设有总经理办公室、工程部、安全质量部、物资供应部、财务部、经营部、保卫处等部门。工程共49栋楼,建筑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

  三、竞争分析

  本项目周边3公里半径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是时代海鑫房产开发的海鑫国际项目,共有13栋多层、3栋小高层,其中60%以上被公务员团购,目前该项目现房呈现,与本项目不构成直接的竞争局面。

2024年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篇2

  关注民生,让百姓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政协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为了深入了解榆林房地产市场起伏较大的原因,促进榆林房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按照20__年榆林市政协总体工作安排,环资委就金融危机对我市房地产业的影响,向榆阳、神木、府谷等7个房地产市场较为完善的县区和市发改、房产、统计等8个相关

  部门及规模较大的房地产企业征集相关资料,并在榆林城区进行了实地视察。为了切实搞好这次视察活动,视察前组织部分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召开座谈会,就视察路线、房产企业的确定、视察内容以及视察方法广泛征求意见。视察结束后,又召集榆林城区有代表性的房地产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现就有关榆林市房地产市场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住房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商品房为主、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辅“三位一体”的住房供应体系,基本解决了不同层次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得到完善。

  20__年至20__年10月份,全市共建成商品房面积210.6万㎡,完成销售面积136.8万㎡,空置面积74.0万㎡,空置率为35.2%,其中20__年1-10月份全市建成商品房面积49.1万㎡,销售27.2万㎡。

  20__年榆林市区商品房均价1646元/㎡,20__年涨至2300元/㎡,__年更是涨至高层4000元/㎡、多层3000元/㎡,20__年1-10月份,高层3900-4100元/㎡、多层3000-3200元/㎡。尽管__年下半年以来成交量下降明显,但房价仍未下降且略有上升,这主要是受建材价格、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__年特别是二、三季度以来,榆林城区楼市发生强势反弹,从低迷逐步走向火热,5-10月份刚性需求促成成交量大幅反弹,房价平稳上扬。

  经济适用住房也是影响榆林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20__年--__年全市累计完成经济适用房85.1万㎡,其中20__年完成22万㎡;20__年完成18.1万㎡,同比下降17.7%;__年完成45万㎡,同比增加了148.6%,安置住房困难户8510户。目前在建经济适用住房23万㎡,小高层均价2300元/㎡,多层均价约1800元/㎡,在房产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廉租房建设起步较晚。在实物配租方面,榆、神、府等7个县区申报了建筑面积7.7万㎡(1540套),总投资1.17亿元,其中榆阳区等5个县区已开工4.25万㎡、850套。

  二、我市房地产市场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1、房价起伏较大,楼市回暖较快。榆林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撤地改市特别是20__年以后逐步发展壮大,多以本土企业为主,一些经营思路、开发模式、营销策略、管理经验、广告宣传、市场定位、经济实力等方面较好的企业脱颖而出,消费者对撤地改市后房价涨幅的心理预期,加之中国宏观经济利好的影响,榆林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在“买涨不买跌”消费心理的作用下,在某些大楼盘开盘时甚至出现了排队买房的现象,各种因素导致榆林特别是榆林市区的房价起伏较大(见图2),充分暴露了房地产市场的不健全和不完善。金融危机以来,榆林的房地产市场也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__年全市共建商品住房空置面积按主体竣工口径计算约47.5万㎡,空置率约为63%,交易量大幅下降,开发量明显下滑。__年全市房地产上市交易面积67.6万㎡,交易额17.9亿元,交易面积较上年下降近40%,开发量下降10%,到20__年第一季度,更是跌到了低谷,下降了63.1%。7县区20__年第一季度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61%,到了第二、三季度强势反弹,7县区分别比上季度增长了54.8%、56.3%,促成今年二、三季度榆林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主要源自两大动力:一是去年一度低迷的楼市积压了的购房需求在今年上半年集中释放;二是救市政策效果显现。上半年为防范通货紧缩,保持经济增长,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国家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增强了消费者的购房积极性。同时,相对宽松的信贷政策明显促进了房地产商的开发热情,进而引燃了20__年三季度楼市的大爆发。同时,银行信贷支持也是助推房价快速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截止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已达1092亿元,居全省第二,较年初增加206亿元,较年初增加137亿元,增长29.35%,同比多增76亿元,增量已相当于20__年全年的181.75%,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93个和1.35个百分点。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67亿元,较年初新增4亿元,其中,6月当月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新增4.15亿元。金融机构为积极配合国家启动和鼓励消费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创新金融服务品种,增加了对居民消费的信贷投入,有力地推动了榆林房地产市场较快回暖。

  2、区域发展不平衡,南北差异较大。由于我市经济南北差异较大,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房产业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目前我市仅有榆、神、府、定、靖、横等北部6县区有规模较大的房产市场,绥、米、子等南部6县区房产市场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同时,房价也存在较大差异。如作为全国百强县之一的神木县20__年-__年全县共建成商品房面积60万㎡,房价高峰时一些地理位置优越的房价达到5400元以上,南部县区的房价则普遍较低,基本和我市的人均收入水平相一致。

  3、投资型购房减少,消费者趋于理性。20__年以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房价的过快增长,导致很大一部分购房者把购房作为一个投资项目,助推了房价的强势上涨。但从__年第三季度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榆林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持续低迷,投资型购房客户明显减少,一些潜在的购房者也在持币观望。一部分经济基础好且在榆林房产投资中受益的人则到西安、北京等周边的一线、二线城市购房。消费者购房逐步趋于理性,房地产市场更是一种刚性需求在推动,泡沫成份在逐步减少,榆林的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走向规范,走向成熟。

  4、土地价格大幅上升,土地开发成本提高。土地供应和土地储备是房地产企业进行房产开发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榆林城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拍挂工作从20__年起实施,随着土地管理政策的严格化及供地方式的规范化,土地使用权供应方式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土地使用权供应也将由经营性用地招标挂逐步完善到工业用地的招拍挂,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使用制度,土地价格随着榆林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水涨船高。房地产企业对土地需求比较旺盛,其土地价格逐步抬高,开发成本大幅上升:

  20__年以前,榆林城区土地价格亩均价为57.43万元,而20__—__每亩均价为207.4万元,20__年亩均价94.1万元,基本与20__年以前持平,土地价格的变化正与榆林城区的房价基本吻合。据调查,20__年上半年榆林城区房地产企业未参与土地竞拍活动,现在建和销售的商品房,是以前的储备土地。__年金融危机以来,房地产企业均未冒然购地,他们对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持续时间、宏观调控政策变化、房价走势等不确定因素难以作出准确科学判断,土地购买热情不高,对土地价格的心理预期不是很乐观,导致土地需求锐减,土地价格明显回落。同时土地购置费用上涨,土地开发成本大幅提高。榆林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购置费用,从20__到__年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从高速增长到大幅回落。20__年至20__年,榆林市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土地购置费用快速增长,增速达到1.7倍;之后受市场影响,房地产投资热情减弱,使得20__年至__年土地购置费用有较大幅度下降,同比下降41%。依据榆林市商品房屋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计算出来的平均销售价格(现价),从20__年的2050元/㎡上升到__年的2394元/㎡,上涨了344元/㎡,涨幅达17%。从宏观政策调控的层面上来看,土地严控、银根紧缩、所得税预征都对开发商造成一定的压力。总体来讲当前支撑房价上涨有三大因素:一是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居民住房以旧换新、以小换大,住房的更新换代成为时尚。与此同时,__年股市持续低迷,存款利率较低,房地产市场恰恰成为投资者保值增值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是支撑房价增长的重要因素。二是从房地产企业的角度上看,随着近几年以来的土地储备和“招(标)、拍(卖)、挂(牌)”制度的实施,增加了土地出让的透明度,增大了土地获取价格,从而直接推动了房地产成本的上涨。三是受拆迁成本加大、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和工人工资水平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房地产投资成本。消费需求的改变使商品房的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也增加了商品房建设成本,促涨了房价。土地开发投资是房地产开发的前期准备,是将“生地”变为“熟地”资金的投入,进行土地平整等“七通一平”的过程。从20__年—__年,每平方米土地开发成本由263元上升到794元,增加了531元。

  5、房地产资金来源借贷比重增加,自筹资金比重减少。20__年榆林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本年度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占到17%,到__年上升到33%;企业自筹和其他资金来源的比重分别由51%、32%下降到__年的42%和25%。在省内其他地区房地产公司贷款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我市房地产资金来源中的国内贷款稳中有升,也是我市支持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政策的具体体现。20__年国内贷款达到48%,企业自筹和其他资金来源分别占到27%、25%

  企业自筹资金和以定金及预收款为主的其他资金来源下降,反映了房地产投资者和大多购房者处于观望状态,人心的稳定及市场信心的重建都需要时间,目前房屋销售仍处于调整期。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实施政府干预,在有效地遏制了工业经济持续下滑的势头,加之中省宏观政策的相继出台和“保稳定、保民生、保发展”目标的实施,榆林的房产企业逐步走出低谷,从第二季度开始,榆林的房地产受国家调控政策的推动,投资者信心显著增强,销售额明显增加,房地产业可以说率先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对榆林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我市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作用

  1、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__年废除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我市房地产业进入持续稳定发展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从__年到__年,房地产行业年均增长24%,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__年到__年,扣除土地购置费后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从不到1%上升到2.5%。由房地产开发投资到引致的相关产业经济增加值,可视为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率,__年到__年榆林市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的间接贡献率从3%上升到10%。

  2、房地产对投资增长的贡献。对经济增长贡献40%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贡献比重很大:

  3、房地产业对消费增长的贡献。20__年以来房地产销售额4年平均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1%,是占消费份额最大的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仍未见底、经济未完全复苏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扩大房地产的投资和住宅销售是扩大内需不可替代的重要选择:

  4、房地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20__年—20__年房地产税收呈平衡增长态势,净增加1976万元,房地产市场销售活跃。__年房地产税收711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42万元。20__年1—10月份,房地产营业税入库9877万元,较去年同期6024万元增长的63.96%。20__年1—10月份,房地产税收总额6256万元,较去年5349万元同比增长16.96%。

  此外,房地产业对就业增长、相关产业的拉动等作用也非常明显。

  从表8可以看出,20__年全市房地产税收占税收总收入的2.87%,房地产税收对全市地方税收贡献较大,20__年房地产税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2.53%,所占比例略有下降。但实际上,与同期相比,净增加了198万元,仍处于上升趋势。进入__年,受房地产市场下滑的影响,房地产税收全年完成7116万元,占税收总收入的1.18%,较上年同期减少2742万元,所占份额下降了1.35个百分点,下滑幅度较大。20__年1—10月份,房地产行业税收完成6256万元,同比增长16.96%,占税收总收入的1.21%。

  四、对规范我市房地产的几点建议

  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有四大特征:政策方向对、政策配套性强、政策目标符合经济发展需要、政策作用符合市场改革方向。榆林房地产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对于推动榆林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加快榆林房地产的健康有序发展,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政府要加强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和监管。房地产业的大起大落对国民经济的消极作用非常明显。所以强化政府在房地产业中的政府职责,对于促进房地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要稳定房价,防止房价的大起大落。要在综合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基础上,把房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普遍都能接受的水平上,要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相一致,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要通过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来平衡房价,在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过程中,既要把握规划建设时机,确保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真正起到抑制房价作用;又要科学、合理地控制投放数量;既要满足城市低收入价层的住房需求,使他们“住有所居”,享受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又要尊重市场规律,不宜过分扩大保障范围,对房地产市场造成较大影响,破坏市场发展规律。同时要对低收入人群进行深入调研,摸清底子,科学合理供给,引导房价涨幅在一个合理可控的范围内。

  二是定时发布房地产有关信息制度。要建立准确、真实的房地产统计信息渠道,用准确的信息数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和房产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要对榆林的房地产市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通过统计分析,科学掌握购房需求信息,对购房的数量、户型、面积、位置、价格等相关统计信息进行定期发布,防止盲目建设,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有效解决供需矛盾,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权威、科学的获取信息的平台。

  三是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目前,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129个,其中具有二级资质的开发企业12个,三级资质开发企业31个,四级资质开发企业73个,暂定资质开发企业13个,有项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仅占总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三成左右,且房地产企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方面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太多也造成了监管上的难度和压力。因此,政府要重点支持一些诚信守法好、经济实力强、技术水平高、市场认可度高、经营效益好的房地产企业,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使他们的企业做大做强,培养造就几个全省、全国的品牌房地产企业,让他们充分发挥在城市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对那些经营管理差、技术水平低、有名无实且经营业绩差的小企业,逐步退出房地产市场或进行转产、资产整合,根据自身的技术和优势,另辟生存发展空间。

  四是要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开发秩序。要严格依法查处“小产权房”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行为。“小产权房”实质是违法建筑,违反土地管理法律、违反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的法律,违反相关政策的违规房产。在国家未出台“小产权房”处理有关政策之前,对已建成并使用的要进行详细登记备案,对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和取缔,以维护正常的房地产开发秩序。

  2、加强土地管理,确保房地产业的土地供需平衡。国土资源部今年上半年为回应广大网民对房价过快上涨的质疑,调查了全国有代表性的620个房地产开发项目,选取了东部、中部、西部不同的类型,620个案例中,销售房价最高的为45000元/㎡,最低为1130元/㎡,地价占房价最低例为5.3%,最高为58.6%。620个案例地价占房价比例平均为23.2%,356个项目比例在15%-30%之间,其中比例在30%以下的约占总数的78%。土地价格在房价中占有重要比例。因此,一定要加强土地监管,确保土地供需平衡,以抑制房价不合理上涨。一是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提高土地统征、储备和管理的能力,搞活土地二级、三级市场。依法打击非法炒买炒卖土地行为,盘活已出让土地,促使存量土地加快开发挖掘闲置土地的潜力。对闲置土地要按照中央有关文件和法律精神,严格按规定收取闲置费,闲置满两年以上的土地要无偿收回,打击奸商囤积土地谋取暴利的行为。二是规范土地市场,加大对划拨用地的监管力度。对因企业破产改制、单位拆迁改造等,对原划拨进行开发的,必须按原土地用途开发;如果要改变用途为经营性用地的,必须由政府收购储备,进行招拍挂出让;对以其他方式变相进行经营性开发的,必须严肃查除,坚决制止此类问题的发生。三是在土地交易过程中实行严格的税费征收政策,防止炒买炒卖土地行为。四是做好征地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及时供地,从而稳定地价。五是压缩个人住房贷款,提高房地产公司银行贷款的门槛,从而预防房地产投资过热。六是信息要透明、公开。政府要及时公开土地供应信息、土地闲置空置信息、政府储备土地信息、房地产销售信息、房屋租赁信息及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情况等信息。七是加强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严格房地产抵押登记审批,对评估失真的抵押贷款不予审批登记。七是做好宣传工作。降低社会的心理预期,通过金融、税收等手段,有效抑制投资需求和超前需求。

  3、开发理念要不断提高,进一步增强房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开发理念要与榆林发展同步。榆林城市发展的相对滞后性,使其暂时无法与同类发达城市的开发理念直接接轨。鄂尔多斯市现在人均gdp是1万多美元,超过北京、上海,创造了中国的奇迹。鄂尔多斯市除了能源的推动外,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强势增长也功不可没。据统计,鄂尔多斯市房地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0%多,远高于榆林房地产业18.7%的比重。未来要使榆林房地产飞速发展,必须首先加快城市发展,让先进的开发城市理念进入榆林,带动榆林房地产更好地发展。榆林房地产开发必须顺应未来发展的总趋势,走整体性、规模化发展之路。其中,政府必须强化其总体规划功能,否则必然导致开发水平参差不齐。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最终整个产业必然朝着品牌化的道路发展,其中尤其体现在品牌的竞争力和营销能力上。随着房市的日益成熟,消费者也是日益理性化,尤其是房地产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着消费者必然倾向于投资那些愿意为消费者长远利益负责的开发商。所以,要想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必须重视品牌在营销中的重要性。随着市民对房地产开发品质要求的提高,房地产企业必须建立服务至上的理念:一方面在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对地段、交通、规模、配套、价格、环境、户型以及今后的物业管理这些都要精心考虑。另一方面也要完善今后服务意识,做到“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变,进行细致准确的产品定位,并采取多种销售手段,把目光转向售前、售中、售后各个阶段,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创新。

  4、公开税费项目,规范税费征管行为。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土地出让金、税费三项合计流向政府的收入占房地产开发企业总支出的59.42%。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共向房地产企业征收的税费共50余项:

  其中一些项目的收取比例弹性较大,这就给某些政府权力部门提供了权力寻租的机会,增大了腐败的可能性,同时也减少了财政收入,加重了企业负担,损害了政府形象。因此,政府要组成清查组,对所有税费项目进行一次清理整顿,对国家、省上明令规定缴纳的税费项目予以保留;对一些地方性或与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相悖的要予以取缔,废除一些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减免一些收费项目,以减轻开发商负担,增大房地产企业的投资动力。

  5、加强城市配套建设,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对于推动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追求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消费者对于住房的社区配套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作为消费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务员群体也位列其中,对住房配套问题给序了相当大的关注,买房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榆林开发区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发展日新月异,但诸如中小学、蔬菜市场、金融等配套设施未能及时跟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一部分人买房的积极性。随着市委办公小区等一部分党政机关办公大楼的相继投入使用,必将对榆林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是购房置业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因此要想方设法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增加广大居民的收入,让他们共享改革开放和榆林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不断提高和改善居住的环境和居住条件。

  6、进一步放活二手房交易市场。目前,我市的二手房交易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规章制度、人员配备、交易场所等还不健全,交易量小,且很不规范,这对于房地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健康有序的房地产业离不开二手房交易市场的活跃和繁荣。因此,要加强二手房交易市场的建立、工作机构的设立和人员的配备,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减免部分税费,以吸引广大居民加入到这一市场上来,不断完善和繁荣这一市场,以推动榆林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我们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我市的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方向对、政策目标准、政策力度大、政策配套完善、政策落实到位。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开发市场,积极引导房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2024年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篇3

  (一)中国城市化建设与房地产;

  房地产业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速度在不断加快。改革开放35年中,中国的城市化率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至20xx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52.57%。这意味着届时中国将有超过一半人口将要在城市生活。房地产业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化建设必将拉动房地产业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会增加房地产的刚性需求。

  (二)中国房地产现状及宏观政策针对部分地区房价过快增长及房价过高,20__年到20xx年期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其中包括土地、金融、税收等多种调控手段。调控政策指向大都是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投机行为以及部分房价涨幅过快的一线城市。从20__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了“限购令”,新“国十条”,国五条、房产税等房地产调控细则。20xx年国家调控房地产业宏观政策其主要内容有:

  1、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除拉萨外的省会城市要按照保持房价基本稳定的原则,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建立健全稳定房价工作的考核问责制度。

  2、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措施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要在限购区域、限购住房类型、购房资格审查等方面,按统一要求完善限购措施。其他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省级政府应要求其及时采取限购等措施。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

  3、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20xx年住房用地供应总量原则上不低于过去五年平均实际供应量。加快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供地、建设和上市,尽快形成有效供应。

  4、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全面落实20xx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的任务。配套设施要与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同步规划、同期建设、同时交付使用。完善并严格执行准入退出制度,确保公平分配。20xx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要把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

  5、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严格执行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强化企业信用管理,严肃查处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推进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管理。由上政策细则可见,国家政策由此前的抑制投机,实际转向支持房地产业,主要控制投资,投机性需求,以及由于非刚性需求所带来的不合理涨价等,通过国家政策干预使中国房地产走向理性化,规范化。从长远来看,国家的干预是有助于中国房地产长期健康的发展的。

  贵阳市行政区位概况及经济指标

  ①、行政区位概况:贵阳是中国贵州省省会。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中部,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被誉为“高原明珠”,因此才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的美誉。

  贵阳市辖七区一市三县,市域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403平方公里。包括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金阳新区、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以及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截止xx年底人口约450万,是贵州省第一大城市。

  贵阳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贵阳拥有以“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为特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全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4A级旅游区6个,国家3A级旅游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个。此外,还有一大批市县级风景名胜区和奇异神秘的民俗风情。

  ②、经济指标:xx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00亿元,增长17%左右;财政总收入480亿元,增长2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6亿元,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80亿元,增长5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525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871元,增长18%。

2024年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篇4

  为了深入了解榆林房地产市场起伏较大的原因,促进榆林房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按照20xx年榆林市政协总体工作安排,环资委就金融危机对我市房地产业的影响,向榆阳、神木、府谷等7个房地产市场肯为完善的县区和市发改、房产、统计等8个相关部门及规模较大的房地产企业征集相关资料,并在榆林城区进行了实地视察。为了切实搞好这次视察活动,视察前组织部分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召开座谈会,就视察路线、房产企业的确定、视察内容以及视察方法广泛征求意见。视察结束后,又召集榆林城区有代表性的房地产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现就有关榆林市房地产市场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奎年来,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住房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商品房为主、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辅“三位一体”的住房供应体系,基本解决了不同层次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房地产市场盔一步得到完善。

  20xx年至20xx年10月份,全市共建成商品房面积210.6万㎡,完成销售面积136.8万㎡,空置面积74.0万㎡,空置率为35.2%,其中20xx年1-10月份全市建成商品房面积49.1万㎡,销售27.2万㎡。

  20xx年榆林市区商品房均价1646元/㎡,20xx年涨至2300元/㎡,20xx年更是涨至高层4000元/㎡、多层3000元/㎡,20xx年1-10月份,高层3900-4100元/㎡、多层3000-3200元/㎡。尽管20xx年下半年以来成交量下降明显,但房价仍未下降且略有上升,这主要是受建材价格、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xx年特别是二、三季度以来,榆林城区楼市发生强势反弹,从低迷逐步走向火热,5-10月份刚性需求促成成交量大幅反弹,房价平稳上扬。

  经济适用住房也是影响榆林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20xx年--20xx年全市累计完成经济适用房85.1万㎡,其中20xx年完成22万㎡;20xx年完成18.1万㎡,同比下降17.7%;20xx年完成45万㎡,同比增加了148.6%,安置住房困难户8510户。目前在建经济适用住房23万㎡,小高层均价2300元/㎡,多层均价约1800元/㎡,在房产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廉租房建设起步较晚。在实物配租方面,榆、神、府等7个县区申报了建筑面积7.7万㎡(1540套),总投资1.17亿元,其中榆阳区等5个县区已开工4.25万㎡、850套。

二、我市房地产市场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1、房价起伏较大,楼市回暖较快。榆林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撤地改市特别是20xx年以后逐步发展壮大,多以本土企业为主,一些经营思路、开发模式、营销策略、管理经验、广告宣传、市场定位、经济实力等方面较好的企业脱颖而出,消费者对撤地改市后房价涨幅的心理预期,加之中国宏观经济利好的影响,榆林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在“买涨不买跌”消费心理的作用下,在某些大楼盘开盘时甚至出现了排队买房的现象,各种因素导致榆林特别是榆林市区的房价起伏较大(见图2),充分暴露了房地产市场的不健全和不完善。金融危机以来,榆林的房地产市场也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20xx年全市共建商品住房空置面积按主体竣工口径计算约47.5万㎡,空置率约为63%,交易量大幅下降,开发量明显下滑。

  20xx年全市房地产上市交易面积67.6万㎡,交易额17.9亿元,交易面积较上年下降近40%,开发量下降10%,到20xx年第一季度,更是跌到了低谷,下降了63.1%。7县区20xx年第一季度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61%,到了第二、三季度强势反弹,7县区分别比上季度增长了54.8%、56.3%,促成今年二、三季度榆林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主要源自两大动力:一是去年一度低迷的楼市积压了的购房需求在今年上半年集中释放;二是救*政策效果显现。上半年为防范通货紧缩,保持经济增长,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国家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增强了消费者的购房积极性。同时,相对宽松的信贷政策明显促进了房地产商的开发热情,进而引燃了20xx年三季度楼市的大爆发。

  同时,银行信贷支持也是助推房价快速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截止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已达1092亿元,居全省第二,较年初增加206亿元,较年初增加137亿元,增长29.35%,同比多增76亿元,增量已相当于20xx年全年的181.75%,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93个和1.35个百分点。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67亿元,较年初新增4亿元,其中,6月当月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新增4.15亿元。金融机构为积极配合国家启动和鼓励消费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创新金融服务品种,增加了对居民消费的信贷投入,有力地推动了榆林房地产市场肯快回暖。

  2、区域发展不平衡,南北差异较大。由于我市经济南北差异较大,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房产业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目前我市仅有榆、神、府、定、靖、横等北部6县区有规模较大的房产市场,绥、米、子等南部6县区房产市场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同时,房价也存在较大差异。如作为全国百强县之一的神木县20xx年-20xx年全县共建成商品房面积60万㎡,房价高峰时一些地理位置优越的房价达到5400元以上,南部县区的房价则普遍较低,基本和我市的人均收入水平相一致。

  3、投资型购房减少,消费者趋于理性。20xx年以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房价的过快增长,导致很大一部分购房者把购房作为一个投资项目,助推了房价的强势上涨。但从20xx年第三季度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榆林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持续低迷,投资型购房客户明显减少,一些潜在的购房者也在持币观望。一部分经济基础好且在榆林房产投资中受益的人则到西安、北京等周边的一线、二线城市购房。消费者购房逐步趋于理性,房地产市场更是一种刚性需求在推动,泡沫成份在逐步减少,榆林的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走向规范,走向成熟。

  4、土地价格大幅上升,土地开发成本提高。土地供应和土地储备是房地产企业进行房产开发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榆林城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拍挂工作从20xx年起实施,随着土地管理政策的严格化及供地方式的规范化,土地使用权供应方式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土地使用权供应也将由经营性用地招标挂逐步完善到工业用地的招拍挂,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使用制度,土地价格随着榆林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水涨船高。房地产企业对土地需求比较旺盛,其土地价格逐步抬高,开发成本大幅上升(见表4):

  20xx年以前,榆林城区土地价格亩均价为57.43万元,而20xx—20xx每亩均价为207.4万元,20xx年亩均价94.1万元,基本与20xx年以前持平,土地价格的变化正与榆林城区的房价基本吻合。据调查,20xx年上半年榆林城区房地产企业未参与土地竞拍活动,现在建和销售的商品房,是以前的储备土地。20xx年金融危机以来,房地产企业均未冒然购地,他们对这场筐融危机的影响程度、持续时间、宏观调控政策变化、房价走势等不确定因素难以作出准确科学判断,土地购买热情不高,对土地价格的心理预期不是很乐观,导致土地需求锐减,土地价格明显回落。同时土地购置费用上涨,土地开发成本大幅提高。

  榆林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购置费用,从20xx到20xx年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从高速增长到大幅回落。20xx年至20xx年,榆林市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土地购置费用快速增长,增速达到1.7倍;之后受市场影响,房地产投资热情减弱,使得20xx年至20xx年土地购置费用有较大幅度下降,同比下降41%。依据榆林市商品房屋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计算出来的平均销售价格(现价),从20xx年的2050元/㎡上升到20xx年的2394元/㎡,上涨了344元/㎡,涨幅达17%。从宏观政策调控的层面上来看,土地严控、银根紧缩、所得税预征都对开发商造成一定的压力。总体来讲当前支撑房价上涨有三大因素:一是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居民住房以旧换新、以小换大,住房的更新换代成为时尚。与此同时,20xx年股市持续低迷,存款利率较低,房地产市场恰恰成为投资者保值增值的重要渠道之一。

  因此,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是支撑房价增长的重要因素。二是从房地产企业的角度上看,随着近几年以来的土地储备和“招(标)、拍(卖)、挂(牌)”制度的实施,增加了土地出让的透明度,增大了土地获取聚格,从而直接推动了房地产成本的上涨。三是受拆迁成本加大、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和工人工资水平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房地产投资成本。消费需求的改变使商品房的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也增加了商品房建设成本,促涨了房价。土地开发投资是房地产开发的前期准备,是将“生地”变为“熟地”资金的投入,进行土地平整等“七通一平”的过程。从20xx年—20xx年,每平方米土地开发成本由263元上升到794元,增加了531元。

  5、房地产资金来源借贷比重增加,自筹资金比重减少。20xx年榆林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本年度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占到17%,到20xx年上升到33%;企业自筹和其他资金来源的比重分别由51%、32%下降到20xx年的42%和25%。在省内其他地区房地产公司贷款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我市房地产资金来源中的`国内贷款稳中有升,也是我市支持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政策的具体体现。20xx年国内贷款达到48%,企业自筹和其他资金来源分别占到27%、25%

  企业自筹资金和以定金及预收款为主的其他资金来源下降,反映了房地产投资者和大多购房者处于观望状态,人心的稳定及市场信心的重建都需要时间,目前房屋销售仍处于调整期。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实施政府干预,在有效地遏制了工业经济持续下滑的势头,加之中省宏观政策的相继出台和“保稳定、保民生、保发展”目标的实施,榆林的房产企业逐步走出低谷,从第二季度开始,榆林的房地产受国家调控政策的推动,投资者信心显著增强,销售额明显增加,房地产业可以说率先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对榆林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我市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作用

  1、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98年废除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我市房地产业进入持续稳定发展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从1998年到20xx年,房地产行业年均增长24%,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1998年到20xx年,扣除土地购置费后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从不到1%上升到2.5%。由房地产开发投资到引致的相关产业经济增加值,可视为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率,1998年到20xx年榆林市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的间接贡献率从3%上升到10%。

  2、房地产对投资增长的贡献。对经济增长贡献40%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贡献比重很大:

  3、房地产业对消费增长的贡献。20xx年以来房地产销售额4年平均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1%,是占消费份额最大的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仍未见底、经济未完全复苏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扩大房地产的投资和住宅销售是扩大内需不可替代的重要选择(见表7):

  4、房地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20xx年—20xx年房地产税收呈平衡增长态势,净增加1976万元,房地产市场销售活跃。20xx年房地产税收711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42万元。20xx年1—10月份,房地产营业税入库9877万元,较去年同期6024万元增长的63.96%。20xx年1—10月份,房地产税收总额6256万元,较去年5349万元同比增长16.96%。

  此外,房地产业对就业增长、相关产业的拉动等作用也非常明显。

  从表8可以看出,20xx年全市房地产税收占税收总收入的2.87%,房地产税收对全市地方税收贡献较大,20xx年房地产税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2.53%,所占比例略有下降。但实际上,与同期相比,净增加了198万元,仍处于上升趋势。进入20xx年,受房地产市场下滑的影响,房地产税收全年完成7116万元,占税收总收入的1.18%,较上年同期减少2742万元,所占份额下降了1.35个百分点,下滑幅度较大。20xx年1—10月份,房地产行业税收完成6256万元,同比增长16.96%,占税收总收入的1.21%。

四、对规范我市房地产的几点建议

  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有四大特征:政策方向对、政策配套性强、政策目标符合经济发展需要、政策作用符合市场改革方向。榆林房地产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对于推动榆林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加快榆林房地产的健康有序发展,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政府要加强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和监管。房地产业的大起大落对国民经济的消极作用非常明显。所以强化政府在房地产业中的政府职责,对于促进房地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要稳定房价,防止房价的大起大落。要在综合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基础上,把房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普遍都能接受的水平上,要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相一致,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要通过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来平衡房价,在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过程中,既要把握规划建设时机,确保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真正起到抑制房价作用;又要科学、合理地控制投放数量;既要满足城市低收入价层的住房需求,使他们“住有所居”,享受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又要尊重市场规律,不宜过分扩大保障范围,对房地产市场造成较大影响,破坏市场发展规律。同时要对低收入人群进行深入调研,摸清底子,科学合理供给,引导房价涨幅在一个合理可控的范围内。

  二是定时发布房地产有关信息制度。要建立准确、真实的房地产统计信息渠道,用准确的信息数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和房产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要对榆林的房地产市场盔行深入调查研究,通过统计分析,科学掌握购房需求信息,对购房的数量、户型、面积、位置、价格等相关统计信息进行定期发布,防止盲目建设,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有效解决供需矛盾,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权威、科学的获取信息的平台。

  三是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目前,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129个,其中具有二级资质的开发企业12个,三级资质开发企业31个,四级资质开发企业73个,暂定资质开发企业13个,有项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仅占总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三成左右,且房地产企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方面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太多也造成了监管上的难度和压力。因此,政府要重点支持一些诚信守法好、经济实力强、技术水平高、市场认可度高、经营效益好的房地产企业,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使他们的企业做大做强,培养造就几个全省、全国的品牌房地产企业,让他们充分发挥在城市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对那些经营管理差、技术水平低、有名无实且经营业绩差的小企业,逐步退出房地产市场或进行转产、资产整合,根据自身的技术和优势,另辟生存发展空间。

  四是要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开发秩序。要严格依法查处“小产权房”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行为。“小产权房”实质是违法建筑,违反土地管理法律、违反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的法律,违反相关政策的违规房产。在国家未出台“小产权房”处理有关政策之前,对已建成并使用的要进行详细登记备案,对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和取缔,以维护正常的房地产开发秩序。

  2、加强土地管理,确保房地产业的土地供需平衡。国土资源部今年上半年为回应广大网民对房价过快上涨的质疑,调查了全国有代表性的620个房地产开发项目,选取了东部、中部、西部不同的类型,620个案例中,销售房价最高的为45000元/㎡,最低为1130元/㎡,地价占房价最低例为5.3%,最高为58.6%。620个案例地价占房价比例平均为23.2%,356个项目比例在15%-30%之间,其中比例在30%以下的约占总数的78%。土地价格在房价中占有重要比例。因此,一定要加强土地监管,确保土地供需平衡,以抑制房价不合理上涨。

  一是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提高土地统征、储备和管理的能力,搞活土地二级、三级市场。依法打击非法炒买炒卖土地行为,盘活已出让土地,促使存量土地加快开发挖掘闲置土地的潜力。对闲置土地要按照中央有关文件和法律精神,严格按规定收取闲置费,闲置满两年以上的土地要无偿收回,打击奸商囤积土地谋取暴利的行为。

  二是规范土地市场,加大对划拨用地的监管力度。对因企业破产改制、单位拆迁改造等,对原划拨进行开发的,必须按原土地用途开发;如果要改变用途为经营性用地的,必须由政府收购储备,进行招拍挂出让;对以其他方式变相进行经营性开发的,必须严肃查除,坚决制止此类问题的发生。

  三是在土地交易过程中实行严格的税费征收政策,防止炒买炒卖土地行为。四是做好征地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及时供地,从而稳定地价。五是压缩个人住房贷款,提高房地产公司银行贷款的门槛,从而预防房地产投资过热。六是信息要透明、公开。政府要及时公开土地供应信息、土地闲置空置信息、政府储备土地信息、房地产销售信息、房屋租赁信息及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情况等信息。七是加强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严格房地产抵押登记审批,对评估失真的抵押贷款不予审批登记。七是做好宣传工作。降低社会的心理预期,通过金融、税收等手段,有效抑制投资需求和超前需求。

  3、开发理念要不断提高,进一步增强房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开发理念要与榆林发展同步。榆林城市发展的相对滞后性,使其暂时无法与同类发达城市的开发理念直接接轨。鄂尔多斯市现在人均gdp是1万多美元,超过北京、上海,创造了中国的奇迹。鄂尔多斯市除了能源的推动外,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强势增长也功不可没。据统计,鄂尔多斯市房地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0%多,远高于榆林房地产业18.7%的比重。未来要使榆林房地产飞速发展,必须首先加快城市发展,让先进的开发城市理念进入榆林,带动榆林房地产更好地发展。榆林房地产开发必须顺应未来发展的总趋势,走整体性、规模化发展之路。

  其中,政府必须强化其总体规划功能,否则必然导致开发水平参差不齐。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最终整个产业必然朝着品牌化的道路发展,其中尤其体现在品牌的竞争力和营销能力上。随着房市的日益成熟,消费者也是日益理性化,尤其是房地产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着消费者必然倾向于投资那些愿意为消费者长远利益负责的开发商。所以,要想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必须重视品牌在营销中的重要性。随着市民对房地产开发品质要求的提高,房地产企业必须建立服务至上的理念:一方面在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对地段、交通、规模、配套、价格、环境、户型以及今后的物业管理这些都要精心考虑。另一方面也要完善今后服务意识,做到“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变,进行细致准确的产品定位,并采取多种销售手段,把目光转向售前、售中、售后各个阶段,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创新。

  4、公开税费项目,规范税费征管行为。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土地出让金、税费三项合计流向政府的收入占房地产开发企业总支出的59.42%。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共向房地产企业征收的税费共50余项:

  其中一些项目的收取比例弹性较大,这就给某些政府权力部门提供了权力寻租的机会,增大了腐的可能性,同时也减少了财政收入,加重了企业负担,损害了政府形象。因此,政府要组成清查组,对所有税费项目进行一次清理整顿,对国家、省上明令规定缴纳的税费项目予以保留;对一些地方性或与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相悖的要予以取缔,废除一些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减免一些收费项目,以减轻开发商负担,增大房地产企业的投资动力。

  5、加强城市配套建设,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对于推动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追求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消费者对于住房的社区配套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作为消费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务员群体也位列其中,对住房配套问题给序了相当大的关注,买房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榆林开发区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发展日新月异,但诸如中小学、蔬菜市场、金融等配套设施未能及时跟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一部分人买房的积极性。随着市委办公小区等一部分党政机关办公大楼的相继投入使用,必将对榆林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是购房置业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因此要想方设法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增加广大居民的收入,让他们共享改革开放和榆林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不断提高和改善居住的环境和居住条件。

  6、进一步放活二手房交易市场。目前,我市的二手房交易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规章制度、人员配备、交易场所等还不健全,交易量小,且很不规范,这对于房地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健康有序的房地产业离不开二手房交易市场的活跃和繁荣。因此,要加强二手房交易市场的建立、工作机构的设立和人员的配备,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减免部分税费,以吸引广大居民加入到这一市场上来,不断完善和繁荣这一市场,以推动榆林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我们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我市的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方向对、政策目标准、政策力度大、政策配套完善、政策落实到位。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开发市场,积极引导房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2024年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篇5

一、调研前言

  长沙是湖南省会,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是湖南的政治,经济,文教,商贸和旅游中心,是中南地区重要的资金,技术,原材料集散地和交通枢纽,东接浙赣,西引川黔,北控荆楚,南领桂粤,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全市现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五区和长沙,望城,宁乡三县及浏阳市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613万,其中城区面积556平方公里,人口199万。 本次调研主要是为了了解长沙地区的人均住房面积情况,针对XX年长沙地区的400户住民进行的调查,通过了解这400户住民的现收入层次以及是否租房情况,以及不同收入层次的住房面积情况。用随机抽样调查法,抽取几个单元式配套住宅,进行上门访问调查。通过此次调研,我们了解了长沙地区的居民人均住房情况,不同层次收入的人群所住房的面积也不同:10%的最低收入住房面积19.88平米,10%的低收入住房面积21.72平米,60%的中等收入住房面积28.50平米,10%的高收入住房面积35.93平米,10%的最高收入的住房面积43.60平米,总平均29.31平米。本次调查得出这400户不同收入层次的人群显示:有80%的户主住房情况低于总平均值,所以希望可以把住房情况变得合理化,更平均化。

  (一)调研时间及地点 xx年初至xx年末 长沙市区

  (二)调研对象及范围 长沙市区随机抽取的400户住民

  (三)调研目的 了解了长沙地区的居民人均住房情况,和不同层次收入的人群所住房的面积也有很大不同,以及当前长沙的住房形式以及人均住房面积。

  (四)调研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法和上门访问调查法

  (五)调研结论

  通过调查了解长沙的人均住房面积有了很大的增长,从1980的7.67平米到本次调研得出的29.21平米,这个增长速度是飞跃性的。但住房的两极分化也非常严重,从本次调研显示有80%的住房都低于调查的总平均数,这说明收入层次的不同也导致了住房严重的两极分化。同时我们的施工房屋面积也在逐年增长,房屋销售面积,土地购置面积等等,都在增长,但收入层次的不同也往往决定了住房人均面积。

二、情况介绍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了:10%的最低收入住房面积19.88平米,10%的低收入住房面积21.72平米,60%的中等收入住房面积28.50平米,10%的高收入住房面积35.93平米,10%的最高收入的住房面积43.60平米,总平均29.31平米。其中:租公房23户占5.75%,租私房14户,占3.50%,自由私房360户,占90.0%,其他3户,占0.75%。其中一居室19户,二居室173户,三居室147户,四居室以上18户。拥有二居室以上的家庭占94.68%。拥有三居室以上的家庭占46.21%.除现住房之外还有一套住房占19.84%,有两套占1.38%还有3套占0.82%,拥有两套以上占22.04%。 现在长沙的人均住房面积有了很大的增长,从1980的7.67平米到本次调研得出的29.21平米,这个增长速度是飞跃性的。但住房的两极分化也非常严重,从本次调研显示有80%的住房都低于调查的总平均数,这说明收入层次的不同也导致了住房严重的两极分化。同时我们的施工房屋面积也在逐年增长,房屋销售面积,土地购置面积等等,都在增长,但收入层次的不同也往往决定了住房人均面积。

三、分析预测

  (一)长沙市人均住房和市区人口分析 从1980年开始到XX年,长沙市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随着市区人口数的增加而增加,市区人口数由1980年的101.94万人增加到XX年的218.75万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80年的7.67增长到XX年的21.64,登记结婚的数据则有起伏变化,时高时低,无法预测。

  (二)收入层次与住房建筑面积情况分析 10%的最低收入户住房建筑面积19.88平米,10%的低收入户住房建筑面积21.72平米,60%的中等收入户住房建筑面积28.50平米,10%的高收入户住房建筑面积35.93平米,10%的高收入户住房建筑面积43.60平米,总平均29.21平米。 从而可以看出收入高的住房建筑面积越大,但60%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层次,所以大部分的住房建筑面积市28.50平米。

  (三)住房类型和现有住房数分析 5.75%是租赁公房,3.50%租赁私房,90.0%自有私房,0.75%市其他类型。其中,2.0%是单栋配套楼房,89.25%是单元式配套住宅,5.5%是普通楼房,3.25%是普通平房。而居室类型分析94.68%家庭是二居室,46.21%家庭是三居室。19.84%有两套住房,1.38%有三套住房,0.82%有四套住房。 由此可以看出有90.0%住的是私房,89.25%是单元式配套住宅,而却有94.68%的家庭居室类型是二居室的,46.21%的家庭居住类型是三居室,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占22.04%。

  (四)长沙市房地产开发情况分析

  1、长沙市施工和竣工房屋面积 从1998年到XX年施工房屋面积从339.01平方米增长到3270.34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从98.38平方米增长到699.90平方米,房屋售出面积,从39.97平方米增长到985.09平方米。

  由此可以看出施工房屋面积增长了将近10倍,而竣工房屋面积增长了7倍,房屋售出面积增长了30倍。

  2、房地产品房空置面积 XX年长沙市房地产商品房空置面积65.63万平米,其中空置1—3年面积49.42万平米,空置3年和3年以上面积5.70万平方米。

  从而可以看出长沙市现在的房屋居住情况基本饱和,居民几乎不用再购买房屋。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此次调研,可以看出长沙市从1980年到XX年,人均住房面积随着市区人口数的增加而增加,收入高的住房建筑面积越大,但60%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层次,所以大部分的住房建筑面积市28.50平米。有90.0%住的是私房,89.25%是单元式配套住宅,而却有94.68%的家庭居室类型是二居室的,46.21%的家庭居住类型是三居室,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占22.04%。施工房屋面积增长了将近10倍,而竣工房屋面积增长了7倍,房屋售出面积增长了30倍。长沙市现在的房屋居住情况基本饱和,居民几乎不用再购买房屋。 长沙市可以减少房屋的施工建筑,将现有的商品房屋出售出去,适当的降低房价。

2024年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篇6

一、合肥市房地产发展现状

  1、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

  据统计,20xx年该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3.23亿元,其中住宅投资额104.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39.86%和50.51%;施工面积1414.9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106.59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了32.03%和33.34%;新开工面积710.9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555.75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了19.02%和18.28%;竣工面积566.3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64.99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了53.33%和59.25%;20xx年1—2月在城镇以上投资额中房地产完成投资19.24亿元,增长45.9%。

  与20xx年同期相比,投资额、施工面积、交易面积、成交额的上升趋势十分明显。而开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略有上升。这些数据与预测的需求量有一定的差距,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对房地产投资膨胀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合肥市住宅建设与房地产开发市场继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2、合肥市房价一路走高

  目前合肥市商品住房预售均价(不含三县)为2722元/平方米。而据同一部门的信息,20xx年6月份,合肥商品住房预售均价仅为每平方米2450元左右。从数字来看,虽然目前合肥住房均价低于全国平均价约100元,但由于房价上涨速度较快,居民感到难以承受。这一上涨势头在20xx年8月份以后开始趋于平缓。

  据悉,20xx年新建楼盘中房价在4000元/平方米以上的约占12%;3000—4000元/平方米的约占52%;20xx元/平方米左右的占8%。从售价上看,20xx—3000元/平方米的住宅销量逐步扩大,3000—3500元的也有大幅增长,单套40万元的住宅销售增长迅速,占总销量的近32%。由于居民收入的提高、住房购买方式的多样化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成熟,购房者已不仅只看房屋本身,而更注重整个小区环境及附属设施、交通因素;此外,伴随房地产投资的进一步升温,住宅投资已成为居民投资置业的新趋向。

  3、商品房总体上供小于求

  据合肥市房产局相关人士介绍,20xx年,合肥房价上涨的因素很多,诸如土地招牌制度的实施、拆迁成本增加,住宅小区总体建设品质的提升、投资成本的增加等,都影响了房价的上扬。同时,购买力的增加和市场供求量不符,也导致了房价上涨,而目前合肥市的商品房总体上呈现供小于求的局面。需求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合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据统计当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达1000美元,城镇化率达30%时,城镇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均建设用地115平方米,城镇化水平达60%。合肥市目前的城市人口约180万,城市用地约170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在45%左右。

  4、卖方市场渐变买方市场

  在20xx年国庆节期间举办的合肥房展会上,上海绿地、浙江绿城、深圳建设控股、奥园集团、华彦地产等发达地区的知名开发企业和专业顾问机构纵横驰骋、人气沸腾,显示出良好的市场操作能力。外来开发企业的大量涌入对合肥房地产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不仅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机遇,也提升了合肥房地产的开发水平和营销理念,推动了合肥的城市建设:大大提高了合肥楼盘的品质和销售速度,带动二手房市场快速发展,加快合肥房地产市场的市场化进程,更新合肥本地消费者的投资置业观念,促使合肥房地产市场重新洗牌,部分开发水平低的企业逐步退出市场。不难看出,引入专业化、职业化、细分化、周期性的市场概念,注重团队精神、游戏规则、战略思维和资本意识等先进理念,并借鉴发达城市已经运作成熟的经营管理、营销手段,对合肥房地产市场发展十分重要。

二、合肥市场潜力购房消费者特征分析

  消费者是房地产住宅市场的主导力量,然而消费者的住房需求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收入与观念的变化对住宅的需求也必然会呈现不同的特点与趋势。

  1、购房需求更旺,购房群体更年轻

  按照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人均使用面积达到30平方米之前,住房需求会持续旺盛。目前,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使用面积为18.12平方米,市场需求仍有强大的增长后劲。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xx年初有70.12%的合肥居民打算在近两年购房,购房意向较20xx年上升18.7%。而且在打算购房的人群中,23岁—39岁的占85%,比20xx年提高了16.9%,其中购房主力群体这两年发生了显著变化,20xx年消费意向最强的群体是30—39岁者,占被调查总体的37.7%,而20xx年主力消费者年龄下移,为23—29岁,占被调查总体的比例为47.8%。

  2、不同年龄消费者购房意向分布

  购房群体在年龄上的变化究竟会对合肥房地产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研究分析20xx年住房消费市场在以下方面发生了变化:

  一是低龄化群体需求上升,表明20xx年的户型主流应该以经济型户型(包括部分小户型)为主,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讲,中低档市场还有一定的成长机会和空间;

  二是20xx年中档定位的项目已更加艰难,总体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萎缩,房地产市场属于典型的梯级消费市场,最初购买商品房的群体基本属于最富有的阶层,然后是中产阶层(社会中坚力量)从以上的数据来看,目前市场中坚力量处于萎缩状态,这主要和开发商过度耗费需求资源有关;

  三是由于年轻消费者购房意向相对强烈,而年轻人求新求变更偏好高层建筑,20xx年高层、小高层需求略有上升;

  四是20xx年高档市场基本上维持原有的发展状态,从需求上讲,没有太大的变化。从不同年龄层住宅需求来看,20xx年的合肥房地产市场的总体趋势是:低端市场需求增长、中端市场需求萎缩、高档市场需求略升。

三、合肥土地市场发展

  自20xx年以来,安徽省的土地开发与购置、房地产投资与施工面积、开工与竣工面积、商品住宅销售的总量和增长情况等,一直处于中部地区之首或前列,而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又占到了安徽省的1/3。20xx年合肥市出售四类经营性用地7000余亩,供应总价达65亿元,政府直接受益近30亿元,更是座上中部地区省会城市的“头把交椅”,在全国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实际成交76宗,成交面积约5990.8亩,较上年增长11.5%,成交仅额约415867.1万元。(注:以上数据为20xx年度主要上市交易土地使用权项目,不含1月份成交项目和面积为20亩以下项目)

  按区域划分,20xx年合肥市成交地块位置都比较集中,其中蜀山区成交地块最多共32宗,成交面积约2480.7亩,成交金额187537.7万元。其次为龙阳区成交14宗,成交面积约933.1亩,成交金额71764.4万元。瑶海区成交11宗,成交面积约367.8亩,成交金额约13961.7万元。

  土地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政府只有掌握了足够的土地储备量,才能保障城市建设对土地需求供应的及时性和对土地市场的控制权,从而解决土地市场混乱无序的状态,遏制土地隐形市场,防止土地市场大起大落,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xx年合肥市确定在城市规划圈600平方公里范围内四类经营性用地上市计划为7300亩,土地储备交易中心严格按年初公布的项目区位供地,在盘活存量、合理规划增量方面达到了政府调控的要求。

四、未来合肥楼盘的发展趋势

  1)小高层住宅应唱主角。小高层住宅兼有多层和高层的优势,比多层住宅节约用地,又比高层住宅节省成本和造价,人文环境和整体环境均比高层住宅好。

  2)适当发展联体别墅区。开发区远离市区,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比城区优越,适宜发展高档住宅区,这既可满足社会需求,又符合发展需要。

  3)中小户型比例适当扩大。由于单身贵族、丁克家庭、老年空巢家庭越来越多,以及第二套住宅、5+2模式、旅居模式的大量涌现,中小户型住房无疑会成为这些人购房的首选,而且也是许多年轻夫妇购房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这也就注定了中小户型住房将在二级市场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4)居住性和适应性要增强。住宅设计从追求豪华外表和大面积转向追求房间设计“以人为本”和整体质量的提高。面积不一定很大,但要有比较合适的比例。空间可以灵活分划。为以后改造留有余地;要有良好的厨卫及空调设备,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耐用性,任何年龄均可居住;在抗灾、防噪音、防污染等方面取得突破,以提高居住质量。

  5)住宅科技含量要提高。要推广环保技术,使用无毒、无污染,节能型的绿色新材料;要实行分质供水和独立的取暖制冷及冷热水供应系统;实行三表自动收费、门禁、保安监控、紧急呼叫、灾情自动报警的智能系统;要运用生态技术,力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达到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有效管理、改善环境的目标,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2024年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篇7

  近期,中央和市陆续出台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对于受外部环境影响较敏感的房地产业来说,政策的调整无疑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认清我区房地产市场现状,客观分析政策对房地产走势的影响,从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保持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优越的地理环境,浓厚的商业氛围,旧城历史景观和独特滨江景观特色是xx房地产业的发展的.主要特质。从20xx年起至今,商品房价格一直呈现稳步上涨的态势,已成为武汉高档房产的主要聚集区域,同时,也成为优势地产竟相博弈之地。总体而言,xx房地产无论从产品定位还是创新程度,都趋向于中高端。

一、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今年1—6月,我区房地产业实现税收5亿元,同比增长8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3亿元,其中住宅投资完成23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489.9万平方米,销售100万平方米。今年以来,我区房地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房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我区近年的大开发大建设态势和房地产市场的走热使得房产开发商对我区房地产市场前景纷纷看好。今年上半年我区房地产开发仍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较快增长势头,1—6月,房地产开发平均增速为42.2%,具体走势见图一。其中,住宅建设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地位突出,占到房地产开发全部投资的62%;商业营业用房今年开发增速也持续走高,2—6月累计增速分别为:2.6%、15.2%、84.5%、79.1%、1.9倍;办公楼开发投资也保持了10倍以上的增速。

  2、房产销售势头回落明显

  今年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同比增速均呈逐月下降趋势,2—6月的增速走势见图二:

  从商品房预售情况来看,回落趋势明显。1—6月全区预售3940套,总面积50。6万平方米;预售套数和面积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降低了15。5%和15。4%。出于对宏观政策的观望心态,3月份我区商品房预售出现了一次明显下降,4月份仅售出474套,总面积6。5万平方米,与3月份相比均下降了44。3%。5月、6月继续维持了较低的预售水平,每月预售385套,总面积5万平方米左右。

  3、房产平均价格持续走高

  虽然今年年初开始,中央及市频频出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有关政策,但年后,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快速上涨的新一轮行情,由于土地的稀缺性、百姓改善住房的实际需求支撑以及“跟涨不跟跌”的投资心理等因素影响,我区房价也呈持续走高的态势。

  自年开始,我区房地产价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提升,房价在、年分别同比上涨20。5%、30%和42%。目前,我区新建商品房均价已达5590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20%;存量房均价已达5000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47%。

二、近期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对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

  由于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市场投机成份严重,中央将防范房地产风险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市也出台了多项有关政策,加强对房地产业的调控。中央和市的政策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调控房市:

  1)土地供应结构调整。建设部等七部委出台《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规定各地要根据房地产市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土地供应结构、供应方式及供应时间;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地方,适当提高居住用地在土地供应中的比例,着重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供应量;严控高档住房用地供应。

  2)房贷利率调整。3月16日,央行出台了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信贷政策,规定对房价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可将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20%提高到30%,并实行住房贷款下限管理,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水平由5。31%提高到6。12%。

  3)房地产财税政策调整。国税总局、财政部、建设部联合发文,规定XX年6月1日后,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同时规定凡在XX年6月1日以后购买非普通住房的,按3%全额征收契税。

  4)房地产发展目标调整。XX年市确立了“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宅为主”的“三个为主”楼市调控原则。

  5)房地产销售登记方式调整。市加强新建楼盘网上备案工作,于2月18日推出“网上二手房”试运转,增强房地产信息的透明度,并出重拳打击违规炒作房产的企业。

  6)房地产供应结构调整。大力调整供应结构,加大配套商品房为主的中低价普通商品房供应。XX年市计划开工建设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商品房各1000万平方米。

  从短期看,宏观政策的调整将对我区的房地产投资建设带来直接影响,从而关系到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目标的完成;同时,平抑房价政策的出台导致市场观望气氛浓重,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二手房市场交易量将有较大程度的萎缩,我区房地产业发展将出现一定程度的“缓刹车”效应。

  但从长期看,宏观政策调整必将有效剔除我区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因素,达到抑制投机行为、规范投资行为、鼓励居住消费的目的,有利于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将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合理控制房地产投资开发量。通过调整房贷利率、税收政策,减少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成分,显露市场真实需求量,合理引导房地产投资开发量。同时,通过严格土地供应,有效防止过度开发的情况发生。

  缓解房地产业供求矛盾。通过加大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商品房的建设量,调整房地产供应结构,满足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需求,有效缓解房地产业的供求矛盾。

  适度平稳房地产价格。考虑到“两港一城”建设效应初显、浦东板块效应显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带来的房产升值效应,我区房地产价格仍将继续走高,但期房限转、税收调整、商品房网上登记等政策办法将有效稳定过快上涨的房价,使其涨幅趋于稳定。

三、积极应对,保持我区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由于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基数相对较低,近期又迎来“两港一城”开发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从长远来看,我区房地产市场仍将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近期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使我区正在发展中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一个调整—巩固—提高的阶段,走向日趋成熟。为保持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房地产价格监测工作

  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房价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维护房地产市场价格秩序,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重点监测土地出让价格,新建商品房、存量房的交易价格;当前特别要重视加强对住宅类商品房价格的监测工作。加强房价的季度、年度分析预测工作,将出让土地面积、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新建商品房的开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空置房面积及空置率,市场平均价格及变动情况和原因等列入分析内容。一旦发现价格异常波动,及时提出预警建议。

  2、合理引导住房主体需求

  中低收入职工、新增的城镇职工、城市化推进的人群、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城镇中的困难家庭是社会上的住房主体需求。为满足这部分需求,市政府今年大力推进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商品房两类住房建设,同时加大廉租房的建设力度。我区要以此为契机,积极引导商品房开发向普通住宅建设倾斜,改善住宅供应,完善住宅功能,提高住宅质量。同时,结合我区开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实际,引导居民对住房的理性消费,推动主体需求的合理化。

  3、有计划有步骤的规划房地产开发

  结合我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来开发房地产,根据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来编制房地产开发计划,合理预留开发空间,以达到通过城市规划来引导房地产开发,带动经济发展的良好效果。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控,通过房地产市场的信息透明化,培育和发挥房地产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房地产企业掌握市场状况,根据市场运行状况合理安排开发计划。

  4、加强房地产项目的跟踪管理工作

  建立房地产项目的跟踪联系网络,及时反馈项目的进展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协调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房地产企业根据政府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经营房地产开发项目,并按照统一招标、拍卖和挂牌的方式来取得土地使用权,同时,严格对房地产企业有关用地、立项、规划、建设和销售手续的办理。把好房地产项目的市场准入关,严格审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条件,对抽逃注册资本金、项目资本金,无证或超范围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

2024年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篇8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教育、住宅、汽车、通信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尤其是住宅消费更为民众首选。近年来,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在住宅商品化新体制基本确立,房地产市场体系逐步建立,群众消费热情高涨的环境下,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XX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736.4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7.9%,占gdp的7.6%。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对几十个相关产业都有带动作用,与建筑业发展以及扩大社会就业更为密切相关。房地产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城市建设、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县的房地产业从1998年开始,受住房体制改革的刺激,市场消费得到实质性的启动。XX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旺盛的势头,XX年全县房地产投资2.03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7%,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的24.7%。房地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县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进一步促进我县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地发展,现对我县房地产市场现状、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分析如下:

1、房地产开发企业蓬勃发展,民营企业迅速崛起。

  由于我县的房地产市场启动较晚,发展较慢,加之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利润较其它行业高,因此吸引了民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的大举进入。XX年,全县只有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中国有企业2家,民营企业4家。到了XX年底已发展成有17家开发企业,其中拥有三级开发资质企业2家,三级资质以下的企业15家;国有企业仅有1家,民营企业16家。XX年,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投资额占开发总投资额的96%。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县房地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2、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我县的房地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尤其从XX年开始,受城建规模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旧城改造力度加大及房改房政策的刺激,市场容量大幅增长,房地产业取得了跳跃式发展。XX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7757万元,是上年投资额的5倍,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4.5倍;XX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0376万元,同比增长1.6倍,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倍。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越来越大,XX年为3.32%,猛增至13.25%,XX年再创新高达为24.71%,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应该说,这几年的投资扩张是市场释放性的增长,不存在投资过热引起的“泡沫”问题。

3、商业营业用房建设投资增幅较大,商品住宅建设投资主体地位突出。

  末期,在国家把住宅建设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政策指引下,我县的房地产企业加大了普通住宅为主的开发建设力度,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部门数据显示,XX年---XX年,住宅建设投资占当年房地产开发总投资的70%、67.6%、64.9%;商业营业用房3年来的投资分别占当年房地产开发总投资额的15.86%、29.2%、33.86%。从比重上看,商业营业用房建设投资增幅呈递增趋势,住宅建设投资呈下降趋势,但其主体地位依然突出。

4、土地投放量逐年上升,开发规模越来越大。

  近三年来,我县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迅猛,房地产交易异常火爆,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投放量逐年上升。XX年全县总投放为16亩;XX年总投放为98亩,是上年的6倍;XX年总投放达236亩,同比增长2.2倍。同时,土地投放由原来的单体地块出让逐渐向小区化、规模化、整体化出让转变。XX年平均每宗房地产开发出让土地面积为1.36亩,XX年为10.59亩,XX年为21.83亩,房地产开发规模越来越大。